《伤仲永》阅读答案

时间:2020-01-04 13:57:18 编辑:文言文之家

一、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李贺作诗

(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

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ī),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1.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 。2分)

2.仲永的最后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 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 (4分)

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分)

参考答案:

1.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

2.回答要点: (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为宾客。

(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

4.援笔辄就如素构。

二、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之为众人 卒: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也 至: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 域:

④终无于天下 济: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译文: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译文: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

甲文:

乙文:

参考答案:

1.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④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3分。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三、

【甲】……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王安石《伤仲永》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邑人之 ( ) ②非淡泊以明志 (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文: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3.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4分)

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根据(或理由):

4.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2分)

参考答案:

1.①感到惊异 ②没有用来……(的方法或途径)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①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它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②用宁静修养身心,用俭朴培养品德。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3.观点:要靠后天持恒不懈,否则难以成才。

根据或理由:甲文:父亲醉心于眼前名利,致使仲永荒废学业;乙文:示例: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顽强意志就无法成就学业。评分:观点2分,根据理由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4.甲文借事说理;乙文从反面(或否定的角度)论述观点。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四、

[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乙] 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注释】①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②咨嗟:赞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贤于材人远矣 贤:

②不宜老思于此 老思: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得为众人而已耶?

②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

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的过程。

参考答案:

1.①胜过,超过 ②劳神,费心思(4分)

2.①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意思是比普通人还要不如)②范宣看后,赞叹不已,认为大有益处,才开始重视画画。(4分)

3.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虚心学习,相互切磋(4分)

五、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板桥居士,姓郑氏,名燮,扬州兴化人。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①陋,人咸易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②,不苟同俗,深自屈曲委蛇③,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④古人之奥区⑤,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食具、羹匙和筷子,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寝:丑陋。②竖立:同“树立”,自竖立,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③屈曲委蛇(yí):指书中曲折难尽的深意。④赴:探求。⑤奥区:奥妙的境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分)

(1)未识书具( ) (2)先人还家( )

(3)少长,长大( ) (4)对客不听其语( )

2.下面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并自为其名 B.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有仙则名 日数千言不肯休

C.即书诗四句 D.还自扬州

板桥每读一书 并自忘其所语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2)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4.方仲永和郑板桥幼时在天资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请从文中各找出一个依据。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至少使用一句名言)

参考答案:

1.(1)曾经(2)跟随 (3)但是 (4)有时

2.B

3.(1)让他作诗,不能符合以前的好名声了。

(2)人们都说板桥读书善于记忆,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是善于背诵罢了。

4.仲永特点:天资聪颖,是个神童。 依据: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板桥特点:资质平常。 依据:幼时殊无异人之处。

5.示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郑板桥虽资质平常,但正是靠着自己勤奋刻苦的精神,终于取得成功。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像郑板桥那样,努力学习,使自己学有所成。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韩信拜将》阅读题阅读答案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①,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日: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

  • 隋书·史祥传阅读答案翻译

    隋书史祥传 史祥,字世休,朔方人也。祥少有文武才干,仕周太子车右中士,袭爵武遂县公。高祖践阼,拜仪同,领交州事,进爵阳城郡公。祥在州颇有惠政。后数年,转骠骑将军。伐陈之役...

  • 宋史·魏了翁传阅读答案

    宋史魏了翁传 魏了翁字华父,邛州蒲江人。年数岁从诸兄入学,俨如成人。少长,英悟绝出,日诵千余言,过目不再览,乡里称为神童。年十五,著《韩愈论》,抑扬顿挫,有作者风。 庆元五...

  • 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阅读答案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