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学美其身

发布时间:2019-09-10 22:45:34 编辑:文言文之家

  《君子之学美其身》出自(《荀子·劝学篇》。

  【文言文】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人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响矣。

  【翻译】

  君子求学问,从耳朵进去,牢记在心,表现在行为,体现在举止:说话语意精微,举止文雅。都可以让人当做榜样。小人求学问,从耳朵进去,从口中出来,口耳之间不过四寸的间距罢了,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良好的品德呢?

  古时求学的人是为修养自己的品德,现在求学的人是为取悦于他人。君子求学问,是为了使自己具有美好的品德;小人求学问,是为了取悦于人,为了自己的面子。所以说别人没有问就告诉别人叫做心浮气躁,别人问了一个方面而回答了两个方面叫做唠叨烦杂。心气浮躁是不对的;唠叨烦杂是不对的;君子回答请问学业的人,如声音之回响,问一答一。

  【注释】

  君子之学美其身:身,自己

  箸乎心:牢记在心。箸,通“著”,牢记。

  布乎四体:表现在举止上。布,表现。四体,即四肢。这里指行为举止。乎,在……上

  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端,通“喘”。

  蠕而动:举止文雅。蠕,虫类爬行的样子。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怎么能使自己的七尺之躯具有美好的品德呢?曷,何。美,作使动用法 使……有美好品德。

  为人:这里指“为取悦他人”,与上文“为己”(为修养自己的品德)相对。

  法则:榜样。

  以为禽犊:以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把……当做。把它作为家禽、小牛。古代多用“禽犊”作为馈赠他人的礼物,这里比喻小人之学,不过是为取悦于人。

  傲:指心气浮躁。

  囋:指唠叨烦杂。

  君子如响:君子回答请问学业的人,如声音之回响,问一答一。响,回响。

  【赏析】

  此文是劝学名篇,论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君子之学。开篇以一组排比句从正面阐述了君子之学的表现。接着以小人之学的表现从反面加以论证。然后将两方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君子之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美化自身,提高自身的修养。最后,从回答问题的不同表现加以比较,突出了君子之学的效果。文章说理全面而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文中阐述了荀子关于学习的观点。文章运用“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对比的方法,指出学习必须牢记于心,体现在行动举止上,修养自身的品德,一言一动都合乎道德标准,“可以为法则”。同时论及接待求教者的态度,应该“如撞钟”,如声音回响,对答有度。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宋太祖怒责宋白翻译|注释 宋太祖怒责宋白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 太祖时,宋白知举,多收金银,取舍不公。恐榜出,群议沸腾,乃先具姓名以白上,欲托上旨以自重。上怒曰: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我安能知其可否?若榜出,别...

  • 莽汉断棘文言文翻译和注释|道理启示

    文言文 版本(1) 终南之上有棘满径,枝柔而刺密,触之者恒胶结不可解,不受伤不已。人畏其刺,咸迂其途避之。一壮汉义形于色,曰:汝辈怯,是有何惧!,遂持刀而入,欲节节而断之。孰知...

  • 子路见孔子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

    《 子路见孔子 》选自《孔子家语》,记载了孔子与子路最初相见时的一段对话。以下是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搜索整理的 《 子路见孔子 》 文言文翻译注释和启示,欢迎阅读。 1、文言文...

  • 瞳人语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瞳人语的启示

    《瞳人语》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文言文 长安士方栋(1),颇有才名,而佻脱不持仪节(2)。每陌上见游女(3),辄轻薄尾缀之(4)。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见一小车,朱茀绣幰...

  • 陈蕃有大志文言文翻译|注释|启示

    《陈蕃有大志》是一篇文言文,创作为东汉末年,主人公是陈蕃。 文言文 陈蕃(fn)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w hu)。父友同郡薜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