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月夜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时间:2020.05.19 11:25:49 编辑:文言文之家

原文

灵隐寺月夜①

厉鹗

夜寒香界白②,涧曲寺门通。

月在众峰顶③,泉流乱叶中。

一灯群动息④,孤磬四天空⑤。

归路畏逢虎,况闻岩下风。

注释
①灵隐寺,在杭州灵隐山东南麓,寺前有飞来峰,寺中有冷泉亭诸名胜,环境清幽。诗写灵隐寺月夜景象、感觉,意境清冷。
②香界:指佛寺。明杨慎《丹铅总录·琐语》:“佛寺曰香界。”白:谓如雪如霜,喻清冷。
③“月在”句:灵隐寺周有北高峰、南高峰、飞来峰,故云。
④一灯:指佛殿中长明灯。群动息:语本陶渊明《饮酒》诗:“日入群动息。”谓万物俱息。
⑤“孤磬”句:以佛殿孤磬之声,反衬万籁俱寂之幽静。四天,四方天空。沈佺期《从幸香山寺应制》:“岭上楼台千地起,城中钟鼓四天闻。”空,空寂。

翻译

暗暗寒夜独现清晰的庙宇,曲曲溪涧直通宁静的寺门。圆月已经挂上了众山之顶,泉水不休穿流过灌木草丛。万物憩息而孤灯闪烁,天籁空寂唯钟磬幽呜。归途中心惊胆悸畏遇猛虎,更何况飕飕袭来岩下冷风。

作品背景

灵隐寺是人们熟悉的杭州一景,坐落在西湖西北的灵隐山麓,寺前冷泉飞度,古木苍深,不远处飞来峰如巨石飞坠,屹立寺门,环境幽静、清雅。这次诗人找了一个恰当的时间,踏着月光游山,全诗的韵味就在这月色当中。

赏析

首二句,“夜寒”点时间,在深秋的寒夜。“香界”,指佛寺。一个“白”字,未见其月,已见月光的皎洁。接着写透过寺门,可见曲折的山涧与寺门相连,一个清凉幽静的境地呈现在眼前。三、四句承上启下,抬头望“月在众峰顶”,可见月升中天,群峰相托;低头看“泉流乱叶中”,可见秋叶纷飞,泉水流淌。由静景而写到动态,以动衬静,更觉佛寺秋夜的静谧。四句读来,佛寺月夜,尽收眼底,俯仰之间,所见所感,妙趣横生。

五、六句先写进入佛寺。“一灯”指寺里的长明灯。“群动息”,语出陶渊明《饮酒》“日入群动息”,指一切都归于沉寂。“孤磬”指僧人夜里诵佛经的击磬声。“四天”指四禅天,佛教所谓色界诸天,即整个天空。两句意为,进入佛寺,所见一灯孤明,犹感四面静寂,只听到僧人夜里诵经的击磬声,悠然响在寂静的夜空中。末二句又承上启下,后写由于太冷清,太空寂,难免使人生出孤独惆怅之感,不便久留,只好出寺离归。山林多虎,使人生畏,“况闻岩下风”。俗谓“云从龙,风从虎”。闻风如见虎,使人更惊恐不安,欲离归而又难以回归。

全诗写灵隐寺的月夜景色,突出了山中佛寺的空幽冷寂,从而抒发了诗人孤独惆怅、处境难耐的心境。写法上,以景托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水乳难分。

作者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1720年(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意思翻译、赏析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 李白连理枝翻译、注释、赏析和鉴赏

    连理枝全文: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 斗压阑干,香心澹薄,梅梢轻倚。 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 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 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遥千里。 望水晶帘外、...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意思翻译、赏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 书湖阴先生壁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书湖阴先生壁⑴ 王安石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⑵,花木成畦手自栽⑶。 一水护田将绿绕⑷,两山排闼送青来⑸。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6),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