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意思翻译、赏析

时间:2020.09.20 10:08:38 编辑:文言文之家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出自唐代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
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
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
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注释
⑴小至:指冬至前一日,一说指冬至日的第二天
⑵五纹:指五色彩线。《唐杂录》载,冬至后日渐长,宫中女工比常日增一线之功。添弱线:古代女工刺绣,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就可以多绣几根丝线。
⑶葭:初生的芦苇。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动浮灰: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浮灰:一作“飞灰”。
⑷腊:腊月。
⑸云物:景物。乡国:家乡。
⑹覆:倾,倒。

参考赏析

赏析

  由于冬至特定的节气和自然环境,诗人墨客们都会感叹时光与人生,感叹岁末与寒冬,讴歌冬至节。诗圣杜甫《小至》诗中的“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

  《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不仅用刺绣添线写出了白昼增长,还用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生动地写出了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诗的末二句写他由眼前景物唤起了对故乡的回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这举动和诗中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气氛的基调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全诗紧紧围绕“小至”的时令,叙事、写景、抒感,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开篇二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是说冬至后白昼渐长,阳气渐舒,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作者以咏叹笔调点明“阳生春来”与冬至的诗题紧扣,作为总起。中间两联:“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是分承:颔联,直承首联“冬至”的自然节令特征;颈联,直承冬去春来的景物特征;最后是尾联:“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它以抒情作结。在这无可奈何的情景下,就让儿子取酒来尽饮吧!“事”、“景”、“感”三者烘托,从中可自然地悟出诗人写的只能是“小至”时令,而断非其他什么节候,这正是诗人感受敏锐,立意高远,选材典型,热爱生活的不俗体现,正是:“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写的。那时杜甫生活比较安定,心情也比较舒畅。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诗句】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出处】唐·王维《杂诗·其二》。 【译注】来的那天,你看到花格窗 前的梅花开花没有?质朴平淡的诗 句中表现出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全诗】 《杂诗》其...

  •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 出自唐代岑参的《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 平明辞铁丘...

  •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意思翻译、赏析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出自唐代杜甫的《悲青坂》 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

  •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意思翻译、赏析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出自唐代张说的《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