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5 12:58:41 编辑:文言文之家
【诗句】江畔谁人唱竹枝?前声断咽后声迟。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诗。
 
【出处】唐·白居易《竹枝词四首》
 
【意思】大江边是谁在唱那《竹枝词》?前声曲幽咽之后声调迟迟。难怪曲调苦只因为词语苦,所唱的多是通州司马的诗。
 
【鉴赏】
江畔是谁在唱着《竹枝词》?前面的声音因哭泣而中断,后面的 音调更是迟缓哀怨。音韵伤悲是由于歌词凄苦,这大概是通州司马元稹 的作品吧! 末句意在双关,即是对友人元稹痛苦处境的担忧,又抒发自 己的愤懑之情。二人同被贬为司马,同病相连,同气相投,元诗中有白, 白诗中有元。作者词苦,歌者调苦,形神合一,成绝妙好诗。
 
【鉴赏2】
第四首写听江畔唱《竹枝》。前两句写不知何人在江畔唱那《竹枝》歌,前声曲断咽后声调迟迟,状写《竹枝》歌法,声口宛然。后两句写诗人始悟曲调凄苦,因所唱多为通州司马“词苦”诗。元稹任监察御史时,因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江陵士曹参军,后迁通州司马,遭遇类似白居易。他在通州心情甚悲愤,(白居易曾有《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诗安慰他)因而可能亦曾拟《竹枝》抒其“沉愁”(白诗语),通州司马“词苦”诗中所含寓的志士们流离迁谪之悲,及响彻《竹枝》组歌中的辛酸心声,均蕴于苦调、溢于言表,因而,组诗虽语言通俗流畅,却并不失于率直,而颇得蕴藉之神。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

    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夜飞鹊·蔡司户席上南花》 金规印遥汉,庭浪无纹。清雪冷沁花薰。 天街曾醉美人畔,凉枝移插乌巾。 西风骤惊散,念梭悬愁结,蒂翦...

  •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意思翻译、赏析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出自清代曹雪芹的《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

  •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除夜自石湖⑴归苕溪⑵ 姜夔(kuí) 其一 细草⑶穿沙雪半销,吴宫⑷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其二 美人台上昔欢娱,今日空台望五湖。 残雪未融青草死,苦无麋...

  •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意思翻译、赏析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出自元代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