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9 11:43:30 编辑:文言文之家
【诗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出处】唐·宋之问《渡汉江》。
【意思翻译】贬谪到岭外,同家人的音信便已中断,过了一个冬天,如今又经历 了一个春天。岭外:即岭南,五岭以外 或以南的地方,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 参见“五岭皆炎热”条注。音书:音信。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远离亲人,久 无音讯。[例]但家中有部电话,它缩地 有方,千里之遥刹那间可成咫尺,就不 必像古人那样叹息“岭外音书绝,经冬 复之春”了。(李元洛《一勺灵泉》)
【全诗】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 ①来人:指从家乡来的人。
【全诗鉴赏】
     这首诗是写久居在外的人即将回家时的感受。本诗又传李频作。从本诗的地名和表达的心情来看,比较符合宋之问的情况。宋之问因为攀附张易之曾贬岭南。本诗可能为他从贬所泷州 (今广东罗定县)逃归时途径汉江所作。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这两句主要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前一句写空间上的隔绝,后一句写时间上的隔绝。而作者传达的感受是时间和空间上的隔绝的叠加。这自然加强了自己贬谪之后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作者困居贬所,无依无 靠,孤苦零丁的情态也历历可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两句描写自己快回到家乡时的心理感受。写得既别出心裁,却也在情理之中。本来常年在贬所生活,现在终于回来了,应该急切地想知道自己家乡亲人的情况,应是 “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作者却道出了不同寻常之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实这很符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情。作者贬居岭南好多年,而且音书俱绝,他在想经历了这么久的年月,家乡的亲人们是否还依然健在,有没因为自己的贬谪 而受到牵连。正如杜甫所写的: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因此“情更切”变成了 “情更怯”,“急欲问” 变成了 “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的情况下产生的心理感受。前两句为后两句的原因,后两句更曲折地表达了前两句的感情。
      宋之问的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生动地道出了久居他乡的人回家时的共同的心理感受。(王 翃)金昌绪 余杭(今属浙江)人。生平事迹不详,《全唐诗》仅录诗一首。
【点评】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追叙岭南的情况。在荒远的岭南与家人断绝了音讯,而且经冬历春,度过了漫长的时间,表现了诗人在贬居之地的苦闷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断”字写出了诗人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两句是抒情名句,准确的表达了诗人的矛盾心情。因为诗人被贬岭外,与家人音讯隔绝,既时刻思念家人,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家人遭到不幸,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这种“情怯”、“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就越加明显。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诗人渡过汉江后的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
    这首诗表现了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抒写真切,富于情致,耐人咀嚼。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意思翻译、赏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参考翻译 翻译及注释 翻译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

  • 北方有佳人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注释 1.倾城、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陶渊明《闲情赋》:...

  • 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

    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 出自宋代王清惠的《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 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

  •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鞭影落春堤,绿锦鄣泥卷。脉脉逗菱丝,嫩水吴姬眼。 啮膝带香归,谁整樱桃宴。 蜡泪恼东风,旧垒眠新燕。 参考翻...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