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萧瑀李世民古诗全文拼音版及解释

发布时间:2021-05-17 01:41:14 编辑:文言文之家

  《赐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古诗。以下是李世民赠萧瑀古诗全文带拼音版注音版、注释、解释及赏析,欢迎阅读。

赠萧瑀古诗全文注音版

  《 xiāo 》
   táng · shìmín
   fēngzhījìngcǎo , bǎndàngshíchéngchén 。
   yǒngānshí , zhìzhě怀huáirén 。

赠萧瑀古诗带拼音版

  《 cì xiāo yǔ 》

  《赐萧瑀》

  táng · lǐ shì mín

  唐·李世民

  jí fēng zhī jìng cǎo , bǎn dàng shí chéng chén 。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yǒng fū ān shí yì , zhì zhě bì huái rén 。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赠萧瑀古诗注释

  (1)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2)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3)板荡:动乱之世。

  (4)勇夫:有胆量的人。

  (5)智者:有识的人。

赠萧瑀古诗解释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赠萧瑀古诗赏析

  《赐萧瑀》是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诗。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赐萧瑀》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赐萧瑀》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赐萧瑀》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赐萧瑀》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PS:拼音版由程序自动生成,如注音有误,欢迎指正。

最新修改时间:2021-05-17 01:46:02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随园诗话古诗拼音版注音版及翻译(袁枚)

    随园诗话古诗注音版(袁枚) 《 随 su 园 yun 诗 shī 话 hu 》 飞 fēi 云 yn 倚 yǐ 岫 xi 心 xīn 常 chng 在 zi , 明 mng 月 yu 沉 chn 潭 tn 影 yǐng 不 b 流 li 。 明 mng 月 yu 有 yǒu 情 qng 应 yīng......

  • 诗经周颂访落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

    《周颂·访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以下是诗经周颂访落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诗经周颂访落注音版《 周zhōu颂sòng · 访fǎng落luò 》 访fǎng予yǔ...

  • 诗经小雅鱼丽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

    《小雅·鱼丽》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代燕飧宾客通用的乐歌。以下是诗经小雅鱼丽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诗经小雅鱼丽注音版《 鱼yú丽lí 》 鱼yú丽lí于yú罶...

  • 诗经大雅思齐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

    《思齐》是《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的一篇,为中国先秦时代的诗歌。以下是诗经大雅思齐注音版、拼音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诗经大雅思齐注音版 《 大 d 雅 yǎ 文 wn 王 wng 之 zhī 什 sh 》...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