馎饦媪

时间:2019-11-02 19:41:21 编辑:文言文之家

原文

  韩生居别墅半载,腊尽始返(2)。一夜,妻方卧,闻人行声。视之,炉中煤火,炽耀甚明。见一媪,可八九十(3),鸡皮橐背(4),衰发可数。向女曰:“食馎饦否?”女惧,不敢应。媪遂以铁箸拨火,加釜其上;又注以水。俄闻汤沸。媪撩襟启腰橐,出馎饦数十枚,投汤中,历历有声。自言曰:“待寻箸来。”遂出门去。女乘媪去,急起捉釜倾箦后(5),蒙被而卧。少刻,媪至,逼问釜汤所在。女大惧而号。家人尽醒,媪始去。启箦照视,则土鳖虫数十(6),堆累其中。

翻译

  有个韩秀才,在别墅中住了半年,年底才回家。一天夜里,他的妻子正在床上躺着,忽然听见有人走路的脚步声。一看,炉子里的炭火烧得很旺,照得屋里非常明亮。见一个老太婆,年纪大约八九十岁,皮肤像鸡皮一样,还驼着背,头上稀疏的白发可以数得清。她对韩妻说:“你吃馎饦吗?”韩妻吓得不敢应声。

  老太婆于是用铁筷子拨了拨炉火,把锅放到上面,又往锅里倒水。不一会儿就听见开了锅。老太婆撩起衣襟解开腰上的口袋,拿出数十个馎饦,放进锅里,历历有声。又自言自语地说:“等我找筷子来。”就出了门。

  韩妻乘她出去,急忙起来端起锅把馎饦倒在竹席的后面。再蒙上被子躺下。过了一会儿,老太婆回到屋里,逼问锅里的馎饦哪里去了。韩妻吓得大声呼喊,家里的人全醒了,老太婆才离去。拿开竹席用火一照,原来是数十个土鳖虫,堆放在那里。

注释

  (1)馎(bó博)饦(tuō拖):即“汤饼”,一种汤煮的面食,也叫“䬪饦”、“不托”。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矣。”《齐民要术》卷九《饼法》:“馎饦,挼(nuó挪)如大指许, 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2)腊尽:年终。俗称旧历十二月为腊月。

  (3)可:大约。

  (4)鸡皮:形容老人皮肤皱折。橐背:驼背。橐,橐驼,即骆驼。

  (5)箦(zé责):床席。

  (6)土鳖:此据铸雪斋抄本,原作“毙”。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还有文集13卷400多篇,诗集8卷900多篇,词1卷100多阕,以及俚曲14种、戏3部、杂著5种。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聊斋志异于中丞白话文翻译

    原文 于中丞成龙(1),按部至高邮(2)。适巨绅家将嫁女,装奁甚富,夜被穿窬席卷而去(3)。刺史无术(4)。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5),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

  • 聊斋志异滩水狐翻译及赏析

    原文 潍邑李氏有别第[1]。忽一翁来税居[2],岁出直金五 十[3],诺之。既去无耗,李嘱家人别租。翌日,翁至,曰:租宅已有关说[4],何欲更僦他人?李白所疑。翁曰:我将久居是;所以迟迟者,...

  • 聊斋志异钟生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钟庆余,辽东名士,应济南乡试。闻藩邸有道士知人休咎,心向往之。二场后至趵突泉,适相值。年六十余,须长过胸,一皤然道人也。集间灾祥者如堵,道士悉以微词授之。于众中见...

  • 聊斋志异韩方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 归途零涕。遇 一人,衣冠清洁,问:何悲?韩具以告。其人曰:孤石之神,不在于 此,祷之何益?仆有小术,可以一试。韩喜,话其姓字。其人曰:我不求报,何必通乡贯乎[5]?韩敦请临...

  • 聊斋志异堪舆原文及翻译

    原文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舆,即闺阁中亦能读其书,解其理。宋公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公卜兆。闻能善青乌之术者,不惮千里争罗致之。于是两门术士,召致盈百。日日连骑遍郊野...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