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全诗意思,原文翻译,赏析

时间:2020.10.28 09:53:25 编辑:文言文之家

【诗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出处】唐·刘方平《月夜/夜月》。
【意思翻译】今夜小虫开始感受到春天 暖和的气息,它们的叫声初次透进绿色 的窗纱。偏知:犹言方知。新:初、刚。
【赏析】在这样一个斗转月斜、夜寒袭人的深夜,却偏偏能够感觉到 暖暖春意,虫儿的鸣叫声透过绿色的窗纱稀稀疏疏地传了进来。春天刚 刚到来,万物便已经感应到。此句从听觉着眼:虫感觉到春意而自然鸣 叫,诗人闻虫儿鸣叫声而知春暖。诗人用一句话传达出两层意思。“绿” 字的运用也使得诗句带有春天万物复苏、芳草如茵的气息。因今夜传来 的虫鸣声,表现了诗人因春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和希望。诗句构思独特,立 意新颖。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春夏之夜屋 外虫声唧唧的情景。[例]朦胧中,觉得 雨住了,代替它的却是窗外唧唧的虫 声,似远似近,如唱如吟。这使我想起 了唐代诗人刘方平的“今夜偏知春气 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佳句,感到春天 的确来了。(刘允嘉《花潮》)
【全诗】
《月夜/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释】
1.更深:旧时夜间计时单位称“更”,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深指夜半三更以后。北斗、南斗:皆为星宿名。阑干:横斜的样子。
【赏析】
  唐代诗人刘方平(开元、天宝在世)作。这首诗描写月夜中透露的春意。由于观察敏锐,感受细腻,构思新颖,笔墨清丽,而为后世传诵。
   诗的前两句:“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夜半更深,月亮西斜,月光照着院落,一半儿明亮一半儿暗淡;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横斜。这两句以星月的移动、明暗的对比,表现月夜静谧,夜色已深。三、四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诗人听到清脆、欢快的虫声透进了绿窗纱,因而感觉到夜气中已散发出春暖的信息。
   诗人敏感地捕捉住了刚刚响起的虫声,并借助它来表现春天的来临,从料峭夜寒中写出了春天的暖意,这样的构思是新颖独创、不落俗套的。诗人用笔又极准确、细致。写虫声,用“新透”,既表现出自己听到虫声时的新鲜感和愉悦感,又与上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从色彩上进一步衬出“春气暖”。在结构上,本是听虫声而知春暖,却先写春暖,后出虫声,有意倒叙,使人读来倍感亲切有味,新鲜别致。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织锦相思楼影下,钿钗暗约小帘间。 出自宋代吴文英的《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 阆苑高寒。金枢动、冰宫桂树年年。翦秋一半,难破万户连环。 织锦相思楼...

  •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出自宋代李冠的《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 采薇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小雅·采薇1 采薇采薇,薇亦作2止3。曰4归曰归,岁亦莫5(mù)止。 靡6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7(huáng)启居8,猃狁9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10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 立春偶成原文翻译_注释_赏析

    原文 立春偶成 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注释 1、立春:阳气回苏的开头,也是一年的最后月份。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偶成,即偶有所感而...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