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咏王维古诗拼音版全文释义

发布时间:2021-12-05 23:09:49 编辑:文言文之家

“李陵咏王维古诗拼音版全文释义”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李陵咏王维古诗拼音版

língyǒng
táng · wángwéi
hànjiājiāngjūnsāndàijiàngménzi
jiéyǒushàoniánchéngzhuàngshì
chángsàishàngérshēnchánlěi
jīnglièxiāngxiàngxiāobēi
shāchuízhànshēngyānchén
jiànglìngjiāomièmíngwángshì
shījūnyuánsuìyīngqióngchǐ
shàoxiǎoménghànēnkānzuò
shēnzhōngyǒubàotóuwèinéng
yǐnlǐngwàngziqīngfēijūnshéixiāng

李陵咏古诗全文释义

(1)作于开元七年(719)。

(2)三代将门:《汉书·李广苏建传》赞云:“然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

(3)结发:束发,指初成年。

(4)名王侍:谓令匈奴遣名王入侍天子。《汉书·宣帝纪》颜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5)婴:遭遇。穹庐:毡做的大型圆顶帐篷。《汉书·匈奴传》:“匈奴父子同穹庐卧”。

(6)坐:犹“自”。此:指“穹庐耻”。《汉书·苏武传》:“(陵)因谓武日:‘……陵初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

(7)“深衷”二句:《汉书·苏武传》载陵谓武日:“陵虽弩怯,令汉且贯(宽赦)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指曹沫为鲁庄公在柯邑劫齐桓公事,参(史记·刺客列传》),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又《李陵传》载,陵降匈奴后,上怒甚,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曰:“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投躯,献身出力。

(8)引领:伸颈远望。子卿:苏武字。

李陵咏王维古诗鉴赏

史上有多少英雄忍辱负重,有多少英雄蒙冤不悔,惟盼有人知情,有人申辩。摩诘读史有感,为英雄李陵蒙冤所震撼。

此诗从李陵“三代将门子”的出身落笔,着重描写他对敌作战的勇敢精神,表现他对汉室的忠心,对他的不幸结局表示同情。李陵字少卿,西汉名将李广之孙。骑射,武帝以为有广之风,使将八百骑,深入匈奴两千余里……不见虏还,拜为骑都尉。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与单于相遇。单于以骑八万围击陵军,陵且战且走,杀伤匈奴万余人。后矢尽道穷,遂降匈奴。面对英雄李陵的遭遇,19岁的摩诘无可奈何地喊出了——谁雪英雄穹庐耻(穹庐:毡作的大型圆顶帐篷,穹庐耻:遭遇同居穹庐即投降匈奴的耻辱)的呐喊!

摩诘的呐喊为何是无可奈何呢?此诗末四句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深哀欲有报,投驱未能死。引领望子卿,非君谁相理(理:申辩)?”当年李陵降匈奴后,汉武帝甚怒,问太史司马迁,司马迁替李陵辩解说,李陵不死,应该是希望得当以报汉,从而怒触汉武帝而下狱,受宫刑,但为完成《史记》创作司马迁只好忍辱负重。苏武字子卿,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匈奴,单于多方胁降,武皆不为所屈,遂被留匈奴凡十九年,昭帝时还汉,拜典属国,陵与武素厚,单于尝令陵说武降,武不从,后武归汉,陵曾置酒与之诀别,泣下数行,李陵已感到苏武尽管知己,却申辩渺茫。是啊,司马迁尚不能为李陵相申辩,何况苏武又怎能为李陵相申辩呢?当英雄这“唯一”愿望都无法实现时,不仅令人哀叹,亦足令鬼神饮泣矣。

以上是【李陵咏王维古诗拼音版全文释义】的内容介绍,供大家参考,如若有误,欢迎指正。

PS:拼音版由程序自动生成,如注音有误,欢迎指正。

最新修改时间:2022-02-20 11:48:26

【看完本文的人还浏览过】

  • 《过香积寺》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过香积寺》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写游览的诗,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此诗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

  • 终南别业王维古诗翻译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

    原文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翻译 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

  • 《相思》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的一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此诗写相思之情,却全篇不离红豆,正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首句写红豆产地;次句以“发几枝”一问,语...

  • 《老将行》王维原文及翻译_注释_赏析

    作品简介《老将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一老将年少勇战,转战沙场,后因“无功”被弃,然而他自不服老,在边地烽火重燃时,他壮心复起,仍想为国立功。全诗分三部分,开头...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