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考讳承之,字嗣伯文言文阅读翻译

编辑:文言文之家 时间:2021.07.31 18:58:10

皇考讳承之,字嗣伯文言文阅读

①皇考①讳承之,字嗣伯。少有大志,才力过人。宗人丹阳尹摹之、北兖州刺史源之并见知重。为建威府参军,善于绥抚。

②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虏乘胜破青部诸郡国,别帅安平公寇济南,皇考率数百人拒战,退之。虏众大集,皇考使偃兵开城门。众谏曰:“贼众我寡,何轻敌之甚!”皇考曰:“今日悬守穷城,事已危急,若复示弱,必为所屠,惟当见强待之耳。”虏疑有伏兵,遂引去。宋文帝以皇考有全城之功,手书与都督长沙王义欣曰:“承之理民直亦不在武干后,今拟为兖州刺史,檀征南②详之。”皇考与道济无素故,事遂寝。

③氐③帅杨难当寇汉川,梁州刺史弃城走,皇考轻军前行,攻氐伪魏兴太守薛健于黄金山。健既溃散,皇考即据之。氐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据州城,闻皇考至,退据小城,薛健退屯下桃城,立柴营。皇考引军与对垒,相去二里。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悉力出战,皇考大破之,健等闭营自守不敢出。难当又遣步骑万余人援赵温,攻逼皇考。相拒四十余日。贼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皇考命军中断槊长数尺以大斧搥其后。贼不能当,乃焚营退。梁州平。诏曰:“承之禀命先驱,蒙险深入,全军屡克,奋其忠果,可龙骧将军。”

④文帝以平氐之劳,青州缺,将欲授用。彭城王义康秉政,皇考不附,乃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四年殂,年六十四。

(选自《南齐书》,有删节)

[注]①考:指已死的父亲。②檀征南:征南大将军檀道济。③氐:指当时的少数民族。

皇考讳承之,字嗣伯文言文翻译

父亲名承之,字嗣伯。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才智勇力超乎常人,同族的丹阳尹萧摹之、北兖州刺史萧源之都很器重他。做建威府参军,善于安抚。

元嘉七年,右将军到彦之北伐大败,胡人乘胜攻占青州所属各郡国,偏帅安平公乙旃眷进犯济南,父亲(萧承之)率数百人阻击,打退敌兵。胡人集结大批兵力,父亲(萧承之)命令按兵不动,打开城门。众人进谏说:“敌众我寡,为什么这样轻敌!”父亲(萧承之)说:“如今孤立无援地守卫这与外界隔绝(被围困)的城池,事情已经很危险紧急了,如果再表示软弱,一定被他们屠杀,只能够表现得强一些来等待他们了。”胡人怀疑有伏兵,就退却离开了。宋文帝认为父亲(萧承之)有保全济南城的功劳,亲笔写信给都督长沙王义欣说:“承之在治理百姓方面的才能,也不在军事才干之下,现在拟让他做兖州刺史,檀征南具体安排。”父亲(萧承之)与檀道济平素没有什么交情,这事也就作罢了。

氐族统帅杨难当进犯汉川,梁州刺史甄法护弃城逃跑,父亲(萧承之)率兵轻装前进,在黄金山向氐族伪魏兴太守薛健进攻。薛健部队溃散之后,父亲(萧承之)就占领了黄金山。氐族伪梁、秦二州刺史赵温先是占据州城,听说父亲(萧承之)到了,退而据守小城,薛健后退到下桃城驻守,设立营寨。父亲(萧承之)率领军队与他们对垒,相距二里。薛健与伪冯翊太守蒲早子全力出战,父亲(萧承之)大败敌军,薛健等关闭营门自守不敢出战。杨难当又派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援助赵温,逼近父亲(萧承之)。父亲(萧承之)抵御敌人四十多天。贼兵都披着犀牛皮甲,刀箭无法伤身。父亲(萧承之)命令部队将槊截断成几尺长,用大斧捶其后身。贼兵难以抵挡,就焚烧营寨败退。梁州平定。皇帝诏令说:“承之奉命做先锋,冒险深入,全军屡次战胜敌人,发扬了忠勇果敢的精神,可以封龙骧将军。”

宋文帝知道父亲平定氐族有功,青州刺史空缺,准备任命他去任职。彭城王义康执政,父亲(萧承之)不愿依附,于是转为江夏王司徒中兵参军。元嘉二十四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

以上“皇考讳承之,字嗣伯文言文阅读_皇考讳承之,字嗣伯文言文翻译”内容由文言文之家(www.wywzj.cn)搜集整理,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

  • 新修滕王阁记文言文翻译、注释

    新修滕王阁(1)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2)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3)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官于朝(4)...

  • 文言文木兰诗翻译

    文言文木兰诗原文: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

  •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砸缸是著名历史故事,发生在宋朝河南光山。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相关的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

  • 明史·雍泰传文言文阅读翻译

    文言文阅读 雍泰,字世隆,咸宁人。咸化五年进士。雍泰,字世隆,咸宁人。成化五年进士。除吴县知县。太湖涨,没田千顷,泰作堤为民利,称“雍公堤”。民妾亡去,妾父讼其夫密杀女匿...

Copyright @ 文言文之家   闽ICP备2020022791号